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开局忽悠朱棣航海殖民

第十八章: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大明:开局忽悠朱棣航海殖民 热门小说吧(www.rmxsba.com)”查找最新章节!

“倘若能得到本草纲目全部内容,那我大明的医术发展,将进步两百年!”

“进步两百年!”

细思极恐——

那老太医的这一番话,一直萦绕在朱棣的脑海之中。

他实在想不明白,这二十出头的叶凡,究竟是为何,有如此能耐。

朱棣将那上部的“本草纲目”交给了老太医。

并且给老太医承诺,只要他能够带领众太医,将这次任务完成好,那本草纲目的中部和下部都会一一奉上。

那老太医在受宠若惊之中,送走了朱棣。

其余太医们已经按照纪纲的吩咐,基本将各种药材已经分类捡好。

话说,锦衣卫都指挥使纪纲,可真不是吃干饭的。

他来接手这件事情,三下五除二,便把这两千三百名太医安排的明明白白。

分检的分检,切药的切药,包装的包装。

没有一个能够闲下来偷懒。

送走朱棣之后的老太医,一股脑的便钻进了藏书阁,研究起这上部“本草纲目”

哒哒哒…

门外的脚步声打断了老太医的思绪。

听到声音,他连忙将这本上部“本草纲目”塞进自己的怀里,生怕被人发现。

藏书阁的门没有关,老太医一剑见知道来人是锦衣卫都指挥使——纪纲。

“下官纪纲,拜见大人!”

纪纲没有进去,而是恭敬地站在藏书阁门口,对那老太医行了个礼。

那老太医连忙两步,出了藏书阁,扶住纪纲。

“纪大人言重了,不知纪大人亲自前来,有何吩咐?”

老太医心里比谁都清楚,纪纲不是给他面子,而是给皇帝陛下面子。

皇宫之内,谁都知道,皇帝老大,纪纲老二。

因为锦衣卫作为皇帝的亲卫,掌握着先斩后奏之大权。

他纪纲作为锦衣卫的老大,更是没人敢惹。

普天之下,还没有几个人能让纪纲真正心服口服的低头行礼。

“大人,陛下临走之前特意吩咐了,交代接种疫苗一事,要让大人亲自主持管理。此事异常重要,还望大人,万万放在心上!”

纪纲说这最后还提高了声调,示意此事的重要性。

老太医将刚刚随意从书架上拿下来的书,重新放了回去。

跟着纪纲来到,太医院庭院之中。

因为按照叶凡的方法,疫苗是需要从患有天花传染病的病人身上提取的。

所以纪纲这边已经准备了五十名患病者,在距离燕京城二十里的一家客栈里,进行隔离。

老太医随即在太医院中挑选两百名医术精湛的太医,相同前往。

按照朱棣的吩咐,纪纲还专门为老太医准备了一架马车。

加上老太医,这两百零一人此去提取天花传染病疫苗。

不可谓不是在虎口拔牙。

所以朱棣给他们提供的待遇,也是异常丰厚。

一日三餐,按皇家预算安排。

而且朱棣还忍痛把叶凡送给他孙子,朱瞻基的那一坛美酒,剩下的半坛,送给了老太医。

并承诺,这两百零一人,在事成之后全部官升三级。

虽然说,这些太医们此举是在帮朱棣赚外快。

但是,从更大意义上来说,这是在拯救一个国家。

他们是英雄!

朱棣敬佩英雄,所以无论给他们提供多么丰厚的待遇,朱棣都觉得,理所应当!

这一路上,老太医身旁的一名小徒弟,脸上有些担忧的问道。

“师父,陛下之前说的药方,是以二十出头的人所写。倘若此人不靠谱,那我们此去接触那些感染天花病毒的病人,岂不是自寻死路?”

因为老太医上了年纪,虽说是坐在马车里。

但还是有些颠簸,他闭着眼睛,抿着唇,对旁边的弟子说道。

“如果说,之前为师对他的提取疫苗的方法尚有疑虑,但今天之后,这种疑虑将再也不会有。”

“师父,此话怎讲?”

“他著有一本书,名叫“本草纲目”,此书的价值绝对不亚于《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这些名书里面的任何一部。”

那提问的弟子听了,一时有些汗颜。

自己也是二十出头……

唉,这就是人和人之间的差距。

其实此时更汗颜的,应该是老太医。

如今他已经年近七十,虽说是从医生,但至今未曾著书立说。

每每想到这些,老太医就不禁神情暗淡,止不住的叹息。

“你们好好加油,倘若能把这次提取疫苗的任务完成,那咱们就能拿到“本草纲目”,到时候,你们就会是第一批学到此书的人。”

“为师不敢说,你们看了此书之后,能有多大的成就,因为每个人聪慧不一,各有所长。”

“但是,为师可以保证,你们若是能熟练掌握此书,起码在普天之下,绝不会再有人,能在医术上与你们比邻。”

老太医的这一番话,说得大伙热血沸腾,一个个的拿出视死如归的样子,加快了前行的步伐。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这太医院一共两千三百名太医。

在锦衣卫都指挥使纪纲的科学规划下,加上朱棣的重赏允诺。

这些太医们一个个黑白两班倒,太医院里的捣药声。

一直从早上响到晚上,又从晚上响到早上。

醉仙阁的后院,依旧会每天下午准备五千斤药材放在那里。

七十名锦衣卫在锦衣卫都指挥使纪纲的带领下。

总是准时的穿着便服,将这些药材搬运到太医院中。

不知不觉,两天的时间已经过去。

第一批产品已经开始往灾区输送。

一切都在按照计划进行。

中午时分,醉仙阁永远是最热闹的。

因为这时正是饭点,提前预约好的人们,总是在这时往醉仙阁走去,以便在此一饱口福。

大明皇帝朱棣,也不例外。

自从第一次搬运药材之后,他便再也没有时间来过醉仙阁。

朝中的急报一报接一报,都是关于天花传染病泛滥的。

虽说已经有了治疗之法,可成药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

朱棣在这些药物运达之前,还必须做好各省县的隔离工作。

昨天,第一批货物已经装载上马车。

由锦衣卫都指挥使纪纲,率领一千名锦衣卫护送前往灾区。

当然,因为是为了赚钱,他们都是便衣出行。

所以今日朱棣才得以空闲下来。

在几十名便衣锦衣卫的护送之下,踱步来到醉仙阁。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