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三生三世:明镜台

海棠坠 3

三生三世:明镜台 苏夕颜 3271 2021-09-23 00:00

邺城太守陈彻于三日后赶回府邸,夫人张氏早早便带着阖府家眷仆役在府外等候,马车在府外停下时,张氏在丫鬟的簇拥下迎了上去,“老爷,您总算回来了。”

梨白带着莲儿远远地站着,陈彻下车后眼光无意落在她的身上,半月不见她又清减了许多,想必府中的日子也不尽如意,转瞬便扶住发妻张氏的手肘,“这些日子叫你辛苦了。”

张氏受宠若惊,温婉道,“老爷这是什么话,你我夫妻不必如此。”

“老爷。”如夫人云氏上前娇滴滴地唤了句,梨白身后的莲儿忍不住嘟囔:“只有老爷回来她才会消停。”梨白浅笑不语。

崔管家上前道:“老爷,正厅已备下了茶点。您舟车劳顿,不如与夫人们边用些点心边说说一路的趣闻。”

“还是崔管家想的周到。”张氏白了眼一味撒娇卖痴的云氏,“老爷,咱们先进去吧。”

陈彻应了声便由妻妾仆人簇拥着进了正厅,崔承贵奉上茶盏,“知道老爷要回来,福顺茶庄的陈老板一早便差人送来了雀舌,说是去年明前特特留下的好茶。”

陈彻啜了口方放下茶盏,“的确香醇无比,陈老板有心了,替我好好的谢过陈老板。”

“是,老爷。”崔承贵恭敬地答话。

张氏夹了片藕粉糖糕递与陈彻,“知道老爷要回来,小厨房一早便备下了老爷素日爱吃的点心,老爷趁热尝尝。”

“姐姐那里吃来吃去就是那几样点心。”云氏慢条斯理地扶了下鬓发,“妾身知道老爷今儿个回来,准备了些别致的点心。”语毕,云氏身边的春茶已经会意,旋即出了正厅,不多时便端了几样精致的糕点进来。

陈彻倒是有眼前一亮的感觉,张氏的脸色不自觉地暗了几分,“这是用去年春天备下的桃花瓣做的桃花酪,为了好看妾身特地命人用琉璃打造了这桃花的模子,还未放入口中已经嗅到盈盈的果仁与奶香味,桃花的清香中还夹杂着淡淡的桂花香。”云氏娓娓道来,“还有这道菊花蜜冻,双色糕并一碗杏仁茶。妾身知道老爷连日来舟车劳顿,又念想着家乡的吃食,所以才特地费了些心思准备,还望老爷喜欢。”

“心思倒是剔透,只不过近年边关战事连连,倘若这些银两能省下送去边关犒劳奋战杀敌的将士们,方能彰显圣上的仁德。”陈彻望着手中的桃花酪一时感慨道,“老爷时时刻刻关心百姓之疾苦,这一点实在让奴才望尘莫及。”崔承贵陪笑道。

“老爷教训的极是。”张氏白了眼一旁偷鸡不成蚀把米的云氏,只听陈彻吩咐道:“日后每逢祭祀、重大节日以及夫人们生辰的时候再准备这些精致的吃食,寻常时候备些栗子糕便可,不必如此破费。”

“是。”崔承贵恭敬地答话。

“我乏了,你们都各自回房吧。”陈彻起身理了理衣袖,张氏带着丫鬟起身满心欢喜地问,“不知老爷今夜留宿哪个阁?”

陈彻的目光无意扫过梨白的身上,“许久未听过梨白的曲儿了,今儿个你们都早些歇息,这些小事儿交给承贵打理便是。”

“妾身晚些时候让厨房备些酒菜过去。”张氏体贴道,陈彻抚了抚她的肩头,“我不在府里的日子叫你受累了。”张氏的眉目因为这句话变得分外的温柔。

厅外,小厮进来禀报道:“老爷,衙门方才派人送来了拜帖。”

崔承贵代为接下了拜帖,陈彻沉声吩咐:“去书房。”“恭送老爷。”张氏等人福身目送陈彻离开正厅。云氏满脸愤恨地瞪着梨白,“果然是个狐媚坯子,老爷才刚刚回府便施展媚功。姐姐,从前老爷远行归来必定留宿您的房中,如今却为了这个狐媚子破例。”

“与其在这儿搬弄是非不如好好想想老爷方才的话。你母家是帝都数一数二的富户这是府中人尽皆知的事,只是你既嫁于了老爷便要时时刻刻为老爷着想,以免给有心之人留下话柄。”张氏一字一顿地说,“妹妹想讨好老爷的心思是好,只是法子用得不当也只是徒添了件蠢事。”

云氏的脸一阵红、一阵白,气得直发怔:“你……”

“燕儿,我们回去。”张氏带着婢女若无其事的离开。

大夫人离开后,莲儿忍不住偷笑,“谁能想到,她也有今日的狼狈样。”

梨白事不关己地起身准备离开,却听身后有个怨毒的声音响起:“出身低贱的歌姬也敢妄想富贵。老爷今日对你百般宠幸,来日便会弃之如履,我倒要看看来日你是怎么被扫地出门的。”

“多谢如夫人赐教,梨白的前程便不劳您费心了。”梨白礼貌应对。

***

书房内,陈彻双眉紧锁,崔承贵拿起案几上的信函看了片刻方道:“梨白姑娘入府的事情只有少数人知晓,怎会……”

“只要有心留意便会寻到蛛丝马迹。”陈彻的声音听不出任何的波澜,“是奴才失职,还请老爷责罚。”崔承贵垂首道。

陈彻暗自揣度信函上的内容:“六部异动,遂意,前途无量。”

“错不在你。”陈彻淡淡吩咐,“此事暂时不要声张。”

“是。”崔承贵应道。

入夜,棠梨院中有轻柔的歌声响起:

山之高,月出小;

月之小,何皎皎!

我有所思在远道,

一日不见兮,我心悄悄。

陈彻悠闲地打着拍子:

采苦采苦,于山之南

忡忡忧心,其何以堪!

汝心金石坚,我操冰雪结。

拟结百岁盟,忽成一朝别。

朝云暮雨心云来,千里相思共明月!

“歌声愈发的精进了。”曲毕,陈彻微醉的眸子睨着梨白,喃喃唤道:“璃儿。”

每当陈彻这般迷离的看着自己时,梨白偶尔会问自己:是否多年前也有这样一个女子在夜凉如水的星空下轻抚琴音为他奏曲。他贵为一郡太守,什么样的女子未曾见过,却独独钟情自己。或许,只是因为她神似某位故人罢了。她心中甚是明白,却从未问过这些。

“老爷,您醉了。”梨白取了帕子替他拭了拭脸,他却抬手抚上她的脸颊,“璃儿,我等了你这样久。”

每次夜宿棠梨院他总是这般痴缠神情,仿佛是寻到了失而复得的珍宝。梨白知晓,这样深入骨髓的思念应该是属于一位已不在这红尘俗世的女子,而她,不过是取代那个女子存在的人。

梨白将头顺势靠在他肩头,“老爷,梨儿陪着你,梨儿一直陪着你。只求,有朝一日您能将梨儿放回原籍,过上平淡的日子。”

陈彻的手无力地垂下,不知何时已睡熟了。莲儿抱着毯子进了暖阁,不免嘟囔,“老爷每每留宿倒像是买醉。”

梨白替他掖好毯子,“你这丫头嘴上功夫倒是见长。其实,老爷才是这府里最念旧情的人。而且他待我们不薄,不过醉酒留宿罢了,并未有不轨之举。老爷待我,其实很客气。”

“小姐,我去给您拿碗红枣银耳羹。”莲儿软语道。

次日清晨,梨白服侍陈彻漱洗,莲儿捧了瓷杯递与梨白,“昨晚叫你受累了。”陈彻握一握梨白的手肘,“蜀锦的事情叫你受委屈了。”

梨白盈盈笑道:“如夫人只是意气难平罢了。其实老爷已经待我很好了,今生能遇见老爷才是梨白前世修来的福气。”

陈彻拿出一个锦盒,“看看可喜欢。”梨白接过锦盒打开,一支温润的羊脂玉簪子安静地躺在锦盒内,“我替你簪上。”陈彻将玉簪插入梨白如墨玉般的青丝里,“府衙里还有些公务等着我去料理,早膳你自己用,晚些时候我再来看你。”

“是。”梨白温顺的点头,“我送老爷出去。”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