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略

第503章 换将(下)

大明略 南宫草堂 5394 2021-09-19 12:09

夜色中,火光冲天,照的通亮。厮杀声、叫喊声时远时近,后来,渐渐变为一阵急匆匆的马蹄声。

不知过了多久,阿帖木儿率兵后撤,向黄沙镇方向而去,不足一千兵马的样子。

月色之下,偶有零星火把点缀,骑行的速度也慢了许多。

英勇千户所千户谭辽率兵追了上去,但仅仅‘雷声大雨点小’,做做样子而已,林宗武早有吩咐:若敌军后撤,万不要真追。

兵法有云‘穷寇莫追’,然而对于阿帖木儿率领的这支不足千人兵马,无论如何也算不到‘穷寇’的范畴,绝对不能追。

北漠一带地形复杂,尤其夜行,鞑靼明显具有优势。而继续向北而行,有黄沙镇,还有附属的西沙城、东沙城,那里驻守的是敌军八万之余的兵力。

若鞑靼在沿路设伏,亦或诱军深入,贸然追兵是兵家大忌,即便举朝廷大军两万的兵力,也断断不可有此举动。

既如此,何不‘擒贼先擒王’?

当然,在林宗武看来,阿帖木儿从来都不是那个所谓的‘王’,无论谋略、带兵之道,他还差的很远。

从危险指数来看,阿帖木儿远不如一个军师——魏书办难对付,或许有他在,鞑靼类似的贸然出兵,还会有下一次。

见后面的大明将士没有继续追来,阿帖木儿不由的笑出声来。

他所认为的是前方有八万大军在城中,这才是英勇千户所等兵马,没有追上来的关键原因。

至于自己是不是那个真正的头领,倒是其次的,他确实也没有想过。

前面一片胡杨林,阿帖木儿驻足而立,吩咐属下:“稍作休整,再次检查兵甲、弓箭、战马……”。

以百户所为单位,各自统计,传令兵汇总,很快便有了结果。

“启禀将军,将士共计九百六十人,每人一骑,兵甲有所折损,弓箭齐备,可发之箭,大约五千余支……”。

很明显,这些弓箭作最后逃亡时用的,在北漠作战,尤其两样最为关键:马匹、弓箭。

来时五千之余的兵力,如今不足一千,阿帖木儿此次损兵折将惨重,若是回到黄沙镇,想必魏书办又要责罚了。

至少,不会有好话、好脸色。

‘此次我折损四千之余的弟兄,他日,我要你们加倍奉还’。

阿帖木儿一声高喊,双眼发出两道亮光,似乎要气炸了。

经此一战,原本在大明与鞑靼之间形成的默契,或许会被打破,真正的决战也或许就此拉开。

至于原本是为和谈而让双方都有一个台阶下,但当真正刀剑相向、阵前对峙起来时,就管不了那么多了。

……

“嗖”的一声,胡杨林中传来一阵急促的声响,一名鞑靼军士应声而倒。

阿帖木儿命人搜寻,火光之下,马匹团团相围,众人盯着躺在地上的军士:他的胸前是一支箭、暗箭。

“不好,胡杨林中有大明的伏兵,大家不要贸然出击”。

一名随军将领喊了一声,阿帖木儿立刻命人摆好架势,众人开弓搭箭、直指眼前的那一片胡杨林。

“放箭”,片刻之后,传令官一声令下,箭如雨下。

紧接着,又是一拨。

“撤……”,箭雨之后,阿帖木儿挥剑北向,敌军所有残留人马直奔黄沙镇而去。

胡杨林地面上,如雨后春笋,又似根根倒立的钢针,黑黑的箭头深深嵌入沙土之中,密密麻麻的。

……

次日一大早,朝廷驻军大营简直要炸锅了:昨晚来偷袭粮仓的敌军被击退,斩敌四千之余,粮饷分毫未动,这本是该庆贺的。

可结果呢?主将戎一昶,竟然不见了。

“你最后一次见戎将军,是什么时候?”。

“不对啊,我怎么听说,他一直在营帐里,就没有出来过”。

“好像也不是,有人说他曾到中军大营,后来到两军阵前,观察战况”。

“监军仲大人有锦衣卫的人守护着,闲杂人等连见都不见到,英勇千户所兵分两路:一路出击偷袭粮仓的敌军,另一路则去截住企图来增援的阿帖木儿部”。

“这些,还得要问林大人,他身为副将,又指挥英勇千户所,应该是最清楚的了”。

……

戎一昶不见了,众人七嘴八舌,可说来说去,事情总归还是要解决的,眼下北方的战事才算刚刚开始,接下来的仗怎么打?

谁也不知道。

说到底,军中不可一日无帅,戎一昶的突然消失,军中之事,自然就落到副将林宗武身上。

在众人一阵嘀咕声与祈盼的神情中,林宗武缓缓进了那个最大的营帐,这本是戎也昶议事的地方。

“传监军、翰林院侍读学士仲大人,锦衣卫北镇抚司百户南大人”。

与师弟商议一通后,林宗武决定今日在大庭广众之下,好好演出戏。

“将军,已经派人去请了,二位大人很快就到”。

传令兵向林宗禀道:“请大人放心”。

要说锦衣卫百户南栖原,还真是够称职:昨晚战事结束后,他带人直接去仲逸的住处,见仲逸还呆在屋中,自己干脆也在地上打了个铺。

睡同一个屋,最大限度的保护仲逸的安全。

待军士来传时,二人也是同行而往。

昨晚,确有几名戎一昶的心腹亲眼看到:监军仲逸与戎一昶一起,到四处‘走走、看看’。

后来,身为副将的林宗武也赶了过来,并吩咐其他人不得随意走动。

戎一昶的亲随,有跟随他多年的心腹护卫,也有数名百户、千户,这些人与戎一昶的关系,军中几乎人人得知。

俗话说狡兔三窟,戎一昶深知军中有些人信不过,故此他身边的护卫,以及最看重的几个百户、千户,皆是一手提拔起来的。

不用说,这些人对于参与兵器、战马等军备造假一事,是再清楚不过。

其中有些人正是由原兵部郎中严磬推荐安排的,放肆程度,可见一斑。

令人意外的是,这些亲随,尤其昨晚见到仲逸与林宗武的,也都没了踪影。

找人?当然是锦衣卫最拿手的了。

众将领到齐,林宗武立于台上,他程默不语,只是来回踱步。

片刻之后,门外差役来报:监军仲大人、锦衣卫百户南大人到。

二位大人到,众人立刻来了兴致,林宗武急忙请仲逸、南栖原上台。

抛去林宗武这个副将不说,仲逸身为监军,只是个从五品的侍读学士,而南栖原就更不用说了:锦衣卫的名号虽够响亮,但他毕竟只是个六品百户。

台下参与议事的,大多都是千户以上的武职,算起来,比仲逸和南栖原品阶还要高。但他们却少了一样特权:向皇帝上奏折。

而且,是单独上折。

这也是包括林宗武在内的所有将领,等他们二人的真正原因。

‘当务之急,我们务必要做好两件事情’。

人到齐后,林宗武终于开口了:尽快找到戎将军、及他身边的随从;尽快将昨晚发生的战事禀告朝廷、禀告皇上。

当然,后者还有另外一层含义:若是戎一昶找不到了,还要奏请朝廷重新指派主将,此事,一刻不得耽误。

“林将军,找人的事儿,我已吩咐属下去办,想必很快就有回话”。

南栖原当着众人的面表态:“莫说是戎将军,就是一个无名无姓之辈,那怕上天入地,也没有我们锦衣卫找不到的”。

“是是是……这话说的没错”,台下一阵嘀咕,众人虽对锦衣卫颇有微词,但潜伏盯梢、找人这样的差事,确实是他们的拿手好戏。

“那么,再说说,如何上折子的事儿……”。

林宗武如此一说,看看台下将领的反应,再看看身边的南栖原。

这些人对戎一昶的态度,也就首先体现在对朝廷上奏这件事上。

这个……,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发表意见的。

当然,还有的人在观望,观望戎一昶的结果……

“报……”。

大约半个时辰左右,门外传来锦衣卫校尉的禀告声,南栖原吩咐:进来说话。

“启禀大人,我们在东北方向那片胡杨林中发现了戎将军,连同他身边的随从,身上中箭多处,全部身亡”。

那名锦衣卫校尉说道:“由于那片胡杨林距离中军大营较远,知道戎将军行踪的人不多,不少人还以为他在营帐中呢,所以昨晚并未立刻找寻”。

这么一说,问题来了,而且是很多的问题……

林宗武首先开口道:“戎将军为何要去那片胡杨林呢?”。

负责探查的锦衣卫校尉望望南栖原,略作思索状:“那片胡杨林在东北方向,也是鞑靼撤退的毕经之路,或是戎将军带人去查看地形,应对后退的敌军?”。

这话似乎有一定的道理,也似乎有一定的分歧,台下众将领,有点头的,也有摇头的,正是这种说法的最好诠释。

仲逸进而问道:“既是为探查敌军后撤之路,为何戎将军要亲自去呢?且只带了区区不足十名随从?”。

“这个?……”,锦衣卫校尉再次思索一番,台下众人顿时安静许多,纷纷将目光投上前来。

显然,这个问题,也是大家心中所想,被仲逸提了出来,众人皆拭目以待。

“这个,昨晚粮仓一带发现敌军,后来,中军营帐附近也有敌军,但加起来也就五千左右,而我们有两万之余的兵力,从当时战况来看,我们是必赢的,而结果也是如此,敌军折损四千之余”。

众目睽睽之下,那名锦衣卫校尉继续道:‘这一层,戎将军自然也能看的出来,故此,他只带了亲信随从前去查看,结果,还是遇到了后来撤退的敌军……’。

这么一说,底下嘀咕的声音小了许多,之前摇头的人,也渐渐变成微微点头。

显然,戎一昶是被锦衣卫的人发现,当时负责寻人的,还有其他千户所的军士,现场大家看的清清楚楚。

关于戎一昶之死,方才这位锦衣卫校尉说的,正是他们一起办理此事所有人的看法,之前他们就曾议论过。

想必,这个看法,很快就会成为大多数人一致的看法。

见众人沉默不语,这时,林宗武缓缓上前,叹口气道:“哎,都怪我,只想着为戎将军安全所虑,两军阵前对峙、冲锋陷阵之时,没有请他一同前往,否则,也不会发生这样的事儿……”。

这话说的再明白不过:当时戎一昶要当缩头乌龟,身为主将,借故躲在营帐中。这几乎是所有人都知晓的。

点将后,林宗武率领众人出击,戎一昶根本就没有动。

……

“林大人,仲大人,还有件事儿,不得不说,但此事事关重大,是否由下官单独向诸位禀奏,还是……”。

良久之后,南栖原从那名锦衣卫校尉手中接过一个小包袱,来到林宗武与仲逸面前。

戎一昶不明身亡,目前军中要拿事的,只能是副将林宗武。

至于仲逸嘛,他是一个监军,什么事都不管,但什么事儿也可过问一下。

“说,这里都是一同奔赴沙场的生死兄弟,有什么不能说的?”,林宗武做出一个姿势,所有将领纷纷上前。

南栖原也不在回避,他高高举起包袱说道:“据查,戎一昶与敌军主将阿帖木儿早有勾结,这里有书信为证,他们相互谈条件,损害我大明利益,为自己博取富贵”。

“啊……”,台下一阵唏嘘之声,林宗武与仲逸对视一眼,并未多言。

在此之前,南栖原已得到林宗武的准许,将戎一昶部分心腹抓捕,对于戎一昶的罪证,很快就有一个书面指正,只是时间安排的问题:既不能太早,也不能太晚。

“戎一昶染指军备造假之事,与敌军相互勾结。此外,还有其他朝廷命官深陷此事,有历次分赃为证。……那个叫戎生的奸细,就是戎一昶所派”。

众目睽睽之下,南栖原郑重其事道:“以我看,这个戎一昶恰恰知道阿帖木儿不会被杀死,所以才在他必经之路上候着,或是二人另有什么勾当要谈,或是被当做伏兵而误杀……”。

哦……,这个说法,才是最为贴切的……

:。: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