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梁山终结者

七十五 破高邮

梁山终结者 江湖无水 3787 2021-11-19 06:44

作为南北枢纽,大运河上一直船来船往。

哪怕义军兴起,也没有阻断河上的喧嚣和热闹。

无数船只中,有十艘大船特别引人瞩目。

为首的船上,插着一面黄旗,上写“钦奉圣旨招安东南大使太尉宿元景”。

旗后,站着四个带刀虞侯,船舷两侧,两排衙兵都是紫衫银带,各自执着旌节、旗幡、仪仗、名牌。

便是熟悉朝廷规制的,也不敢怀疑这钦差座驾有假。

大船缓缓而去,早有两个亲兵沿着陆路前去高邮送信去了。

短途奔驰,还是骑马的快,只是辛苦。

然而,太尉路过,你不去通传地方官员迎接,怎么摆排场呢?

再则,钦差代表的是皇帝的脸面,沿途大小官员,哪个敢不来见?

城外三里,高邮军节度使、防御使、宣抚使、知县等大小官员翘首向南,等着宿元景出现。

“能够招安方腊,太尉真是劳苦功高啊。”

“是啊,自从方位占了扬州,我等可没睡过一个好觉,生恐一觉醒来,贼军已经到了城下。”

“嘿嘿,想那方腊此次随船北上,也不知道有多少孝敬。”

“送走这瘟神便是大喜,还要甚么孝敬。”

站在阳光下,众官员不禁议论纷纷。

此刻,他们的心情就像这天气,晴朗无比,万里无云。

方腊造反如燎原之火,瞬间烧遍了东南半壁,可是吓尿了不少人。

高邮距离扬州不过一百五十余里,大军两日可至,大小官员都是战战兢兢。

有节操的,想着城破便殉国,没节操的,多派兵丁警戒,随时准备跑路。

宿元景来招安,可让他们欢欣鼓舞。

东南不战而平,即免了他们灾祸临头,又免了大军过境滋扰地方的烦恼。

美滋滋啊。

前几日,宿元景派去东京公干的虞侯通报,招安事情谈妥,可是喝醉了不少人。

册封天使路过,大家都是殷勤招待。

只因为招安真的是太好了。

接到扬州来人通报,各官员不敢怠慢,纷纷出城来接。

等到送走了宿元景,大家又可以歌舞升平啦。

时近晌午,船只接近,众官员纷纷整理好衣冠,准备见礼叙话。

却不想,船只根本不停,直直向城内开去。

船头上,一个虞侯高声叫道:“太尉水土不服,积劳成疾,速速进城延请郎中来治。”

从惊愕中回过神来,节度使杨树连忙喝道:“传令,立刻打开水门迎接太尉入城。”

自有兵丁跳上马去报信。

船头两个虞侯,大家都是见过的,确是太尉心腹无疑。

众官员也不敢迟疑,骑马的骑马,坐轿的坐轿,一溜烟向着城内跑去。

上官生病,可是下属嘘寒问暖,表达孝心的好机会。

再不济,宿元景病死,也要做好推脱的打算,不能不明不白的背了锅。

不一刻,船队穿过水门进了城,依次靠在了河岸上。

杨树骑马而来,跑的最快,已经到了码头。

下了马,杨树高声喝道:“太尉病情如何?”

只听得一声大喝“很好”,咻地一声,一箭从船舱内飚射而出,正中杨树咽喉。

杨树还未倒下,便看到无数兵丁从船舱内冲了出来,直奔城头而去。

方天定举着大刀,吼道:“兄弟们,跟我上,控制城墙,抢占城门!”

“杀啊!”

呐喊中,三千余士卒提刀掣枪,蜂拥向着墙头冲去。

变故突起,城头宋军都惊呆了,待到回过神来,急忙提着兵器去阻拦。

只是迟了。

方天定左砍右劈,当头剁翻了十多个人,又有方杰、縻貹、袁朗这三个凶人,宋兵如何遮拦的住。

见势不妙,宋兵都丢了武器,顺着城墙跑了。

乌合之众,不堪一击。

“方杰、縻貹,沿着那边杀过去!袁朗随我来,其余人等守好水门。”

下令完毕,方天定领着一千人,沿着城墙向着南城门杀过去。

水门处厮杀骤起,城内也慌了。

百姓们不知变故,个个躲在家里闭门不出,只敢从门缝向外偷看。

那些半道上的官员捶胸顿足一阵,跑的跑溜的溜,居然没人组织抵抗。

实在是贼军威慑太大,大小官员都没有信心能够抵抗。

而且,城墙丢失,这些人都以为大势已去,城池必丢。

确实大势已去。

方天定杀到南门前,只见城头空荡荡的,一个宋兵也没有。

士卒们也不傻,义军能征善战,实难抵挡。

再则,义军仁义,减税免赋,百姓负担非常轻,普通士卒如何不羡慕?

所以,一哄而散。

远处,已经传开了轰隆隆的马蹄声。

义军骑兵,到了。

打开城门,三千骑兵顺着街道直扑各处,那些敢趁乱打劫的,当场格杀,一个不留。

不一刻,城内安静下来。

一传令兵来,道:“报告,北门外大量官员土豪逃跑,高邮城破消息,恐怕不能隐瞒。”

方天定道:“瞒不住便瞒不住吧,传令后军加快速度,立刻向楚州进发。”

楚州治所淮安,控制着大运河与淮河交汇口,战略地位也是及其重要。

原来轨迹中,宋江征讨方腊,便是走的淮安。

同时,这里也是赵宋征讨江南的必经之路。

当今时代交通不便,长途运输粮秣辎重的损耗非常惊人,若是不走水路,虚耗掉的粮食就太多了。

赵宋家大业大,也不能这样浪费。

所以,必有水路。

再则,守江必守淮。

控制淮河地区,便获得了足够的战略空间,应天府不会直面攻击。

同时,这里也可以作为北伐的发起点。

所以,楚州必须拿下。

忙碌间,只见包道乙领着一人走了过来。

方天定问道:“道长不是前去淮安了么?何故折返?”

邓元觉和包道乙这一僧一道,已经彻底迷上了潜伏,在方天定出发前,两人就提前来了高邮。

只是义军动作太快,两人没有发挥,高邮便破了。

所以,两人决定先去淮安,伺机而动。

包道乙打了个稽首,道:“好教太子知晓,我在高邮遇到大贤,恐怕错过,特地回来推荐。”

方天定看向那人,问道:“敢问阁下高姓大名?”

“在下秦湛。”许是觉得自己籍籍无名,秦湛又道:“家父邗沟居士。”

方天定立刻认真起来,道:“久仰大名,失敬失敬。”

秦湛,单说这个名字,方天定真不知道,但是邗沟居士,真的大名鼎鼎。

邗沟居士乃是秦观别称,课本上一首《鹊桥仙》,让方天定记忆深刻。

秦观被流放后,秦湛一路相陪,父子俩于路失散,秦观病逝,秦湛便守着秦观灵枢,直到归乡。

才能如何还不知,孝心毋庸置疑。

包道乙道:“我在高邮,便是借住在秦家,甚是投缘,秦湛又有大才,是故特地前来推荐。”

方天定欣然说道:“如此大才,自当重用。”

秦湛拜道:“多谢大王赏识。”

方天定扶起秦湛,亲自邀请吃酒,以示亲厚。

作为苏门四学士之一,秦观在文坛中的人脉毋庸置疑,作为独子,秦湛自然继承了这份关系。

收了秦湛,自然可以获得这些人的亲近,说不定还能招揽几个大名鼎鼎的。

安排好了秦湛,包道乙告辞离开,准备前往淮安县。

方天定叫住他,道:“包道长,你且往婺州走一趟。”

包道乙不明所以,自然询问原因。

方天定神秘一笑,道:“有益无害,去了自然知道。”

包道乙推荐秦湛,却让方天定想起来了,包道乙的宝贝徒弟,杀了扈三娘和王英的郑彪,可不就是在婺州当都头呢么。

只是不好解释,索性让包道乙自去。

至于邓元觉,让别人去配合也是一样。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